天津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一部野史写出一个千年未破的疑案

网络整理 2019-06-04 最新信息
一部野史写出一个千年未破的疑案

历史上的疑案很多,如传国玉玺,九鼎下落之谜,建文帝失踪之谜,还有那块至今没有人能解读的《禹碑》之谜,有的谜随着考古的发掘,先进技术的应用逐渐拨开云雾,如曹操疑冢之谜,光绪死亡之谜,而有的谜随着史料的缺失,年代的久远逐渐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一部野史写出一个千年未破的疑案

斧声烛影

这个千年之谜我想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能知道,大意是赵老大暴毙,赵老二上位。中间疑点太多。

《宋史·太祖本纪》上只简略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字越少,事越大。真相究竟如何?都是一家之言,有弑兄夺位说 ,有无法脱嫌说 ,有偶然致死说。反正争吵了1000多年,始终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有的谜留着就留着吧,这样才会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才会催促后人孜孜不倦的去追求。。。

一部野史写出一个千年未破的疑案

不安分的和尚

谜题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或者说最早的出处在哪呢?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个和尚。大约太祖死后100年,出现了一个和尚,他叫文莹。和尚不念经,喜欢结交达官贵人,四处游玩。还会随手写下到此一游。在湖北省安陆市白兆山白云泉,就有摩崖题刻其上曰: “郑獬,张侵、僧文莹同游。熙宁戊申九月六日。”结交的达官贵人多了,圈子人脉打开了,手上就有了常人接触不到的信息,他把这些事都记下了下来,写了一本书。

一部野史写出一个千年未破的疑案

之乎者也

在介绍这本书的之前,先说个故事调节下气氛。今天我们说之乎者也,主要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这个词怎么产生的呢?

(太祖)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 对曰:“语助”。太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翻译过来就是太祖问赵普朱雀门就朱雀门,为什么要非要写成朱雀之门?普说那是语气助词,太祖笑笑说助个屁。

后来,在民间便流传一句谚语:“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一部野史写出一个千年未破的疑案

《湘山野录》

有时想活在宋代会是怎么样?感觉上至文臣武将,下至贩夫走卒好像都能随口来句诗,随手来幅画,自己活在那个年代会不会留下点什么。

言归正传看名字就知道《湘山野录》是部野史。主要写宫闱秘事、将相轶闻的。什么?有没有“钗横鬓乱”的?自己去看。

续湘山野录》:。。。。。。。。。。是夕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地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门,召开封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数寸。太祖引柱斧翟懓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遗诏,於柩前即位。逮晓登明堂,宣遗诏罢,声恸,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玉色莹然如出汤沐。

原文教长,只摘录一小段。这是斧声烛影的最早出处,从此史学界争吵了1000年。其实文莹的内心是崩溃的,他原想给太宗脸上贴金的,却不小心说出了皇家内部勾心斗角的黑暗内幕,后来的文人为了蹭热度,要流量,层层加工,历史的层累后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疑案。

或许《湘山野录》所载就是真实的,因为不久以后这本书成了禁书。

本文作者:疑今察古(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821563983783577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历史   建文帝   光绪   安陆   赵普   宋朝   湖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