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悦读」苏东坡与淮扬运河

网络整理 2019-06-08 最新信息

罗志

淮扬运河位于江淮之间,是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道。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自今扬州市北面的蜀岗到末口(今淮安区北)入淮河。隋文帝开皇七年(587)修浚邗沟旧道(山阳渎),重新沟通江淮。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征调淮南民夫十余万重新开凿邗沟,从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区)沿邗沟旧道南至扬州以南的瓜州入长江,称为山阳渎。到了北宋年间,淮扬运河串联起楚州、宝应、高邮、扬州、真州(今江苏仪征)等繁华市镇,成为名闻天下的南北通衢。

淮扬运河是唐宋大运河的中枢,在这条河流上,有踌躇满志的赶考举子,有春风得意的上任官员,有行走四方的商贾巨富,也有落魄寂寥的失意文人,他们留下的历史传奇组成了大运河的文化血脉。

当代作家叶兆言在《回忆中的大运河》一文中谈到,论历史上的大运河,总是会首先想到苏东坡,他认为苏东坡等文化名人代表着大运河的“文化含量”。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星空中,集文学家、诗人、词人、书画家、政治家、学者、美食家等于一身的苏东坡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经历多少世代变迁,依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芒。有幸的是,苏东坡与这条淮扬运河的一泓水脉相逢,书写过浓墨重彩的诗文。

熙宁八年(1075),苏东坡卸任杭州通判前往山东密州(今山东诸城)赴任的途中,经由淮扬运河入涟水出淮河口北上,为涟水旖旎风光所吸引和感动,写下了令人心旷神怡的赞美涟水的词章——《蝶恋花·过涟水军赠赵晦之》:

“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倦客尘埃何处洗。真君堂下寒泉水。 左海门前酤酒市。夜半潮来,月下孤舟起。倾盖相逢拚一醉。双凫飞去人千里。”

元祐七年(1092),苏东坡在吏部、兵部、礼部尚书转了一圈后,外放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后又任扬州知州。他离开颍州赴任扬州途中,再次路过熟悉的淮扬运河,赋诗《淮上早发》:“澹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宦海沉浮同眼前十余次往来的淮扬运河一样,此时只觉得身心疲倦。

苏东坡一生名动天下,他最著名的门人弟子被后世称为“苏门四学士”。四学士中,黄庭坚是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晁补之是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而另外两位,一是张耒,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于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二是秦观,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都是出生在淮扬运河边的文学家。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殁于政和四年(1114),享年六十一岁。熙宁四年(1071),苏东坡出任杭州通判前,张耒来陈州(今河南淮阳)与其弟苏辙话别时,谒见苏东坡,而得到青睐。熙宁八年(1075),苏东坡在密州修“超然台”,张耒应约写了《超然台赋》,苏东坡称他“超逸绝尘”,有秀杰之气,“其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元祐二年(1087)春,苏东坡主持礼部贡举,张耒被聘为读卷官,入试院检点审阅举子试卷。张耒与苏门弟子秦观、黄庭坚等举酒欢宴,游京都名胜,诗文酬唱,作画题跋,互相砥砺,共受苏东坡薰沐。这是他们难以忘怀的欢乐年代,也是北宋文坛上的盛事,他们“一文一诗出,人争传诵之,纸价为贵”。淮扬运河孕育出的才子张耒和秦观,将苏东坡与淮扬运河的文化情缘又加深了一层。

苏东坡在淮扬运河边写过一首《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写尽了苏东坡与大运河的文化情缘——千载悠悠,依然清欢而有味。

来源:淮安日报

本文作者:淮安身边事(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962055060973211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苏轼   京杭大运河   张耒   秦观   高邮   扬州   江苏   黄庭坚   涟水   巨野   北宋   淮河   山东   淮安   安徽   亳州   淮阳   长江   历史   杭州   仪征   淮南   苏辙   阜阳   文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