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持续领导力的DNA:有三件大事,事关王朝持续的关键

网络整理 2019-05-15 最新信息
持续领导力的DNA:有三件大事,事关王朝持续的关键

据《论语》记载,子贡问孔子:“如何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孔子回答:“足够的粮食、强大的军队以及民众的信任!”子贡又问:“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去掉一个,哪个先去掉呢?”孔子答:“那就去掉军队。”子贡接着问:“那要是再必须去掉一个呢?”孔子答:“只好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们都会死去,但是失去民众信任就什么都完了!”

有人对此持有强烈的反对意见。汉代的王充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他情绪激动地指责说:“如果治理国家没有充足的粮食,百姓就要挨饿,就要放弃文明礼义;文明礼义都不要了,哪来的什么信任呢?!”

我想,这应该是王充先生对孔老夫子的误解,他讲的是领导者无论如何不能失信于民,人们不信任你了不就完了吗?即使在危机的时候,领导者也不要失信于民,否则,你就失去了民心!这不是说粮食不重要吧!当然重要了!现在你没有了粮食,也没有了军队,但还要得到人民的支持!怎么办?那还是要遵守承诺!项羽与刘邦的成败关键点就在于此!

孔子是“素王”,也就是平民中的“王”,雍正题匾“生民未有”至今挂在孔庙的门楣正中,意思是说,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个“民”能够有如此的地位和造化,被世代称为帝王之师,享尽中国人的极致荣誉。孔子生前却一世蹉跎,当过数年的政府官员,业绩并不如他的理论那么受人称道!因为他是一个强烈的理想主义者(很多文人从政都有这个特点),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同时是一个强大的洞察者!他对于治理国家以及如何让政权持续的策略和看法还是被诸多帝王奉为圭臬!

实际上,很多不太成功的帝王也知道孔子理论的重要性,也了解一个帝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要求。有的人做得好,有的人做不到,做到了就成功了,做不好就失败了!成功了,就成为开国皇帝或者中兴皇帝;失败了,就成了贼人!

混乱的两晋南北朝时期也并不全部是昏君当道,也有不少有着些管理意识的帝王,比如逼晋恭帝禅位而称宋帝的刘裕,在其三子刘义隆继承帝位时(后称宋太祖),深深地了解这个混乱天下的治理难度。他曾亲自给作为军事重臣的弟弟刘义恭写信,谆谆告诫其管理应注意的关键事项。他说:

“治理天下是很难的,国家事务非常重要,虽说我们是守成的,但并不容易。盛衰安危,全靠我们兄弟自己,没有人帮得了我们,因此,我们要千万存有惶恐之心!

我知道,你的性情比较急躁,心里想到什么就要做什么;心里不想什么,就随着外部的环境变化。这是你的最大缺点,一定要克服!关羽、张飞的下场值得注意!

如果以后我个人有什么不测,我的儿子还很小,你就要行周公之事,辅佐新君,不能有什么不恭敬的行为。那时,天下的安危就靠你和义康(另一个弟弟)两个人了。”

然后,他又说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

“你要尽量少花钱,懂得节俭和体恤民众,学会尊重他人,以势压人,别人不会真正服你的;以威见人,才能赢得下属!

你要多见见基层的小官吏们,他们最了解老百姓和底层人群的想法和现状!”

也就是有了这样的治理主张,这个刘义隆当了近三十年的偏安帝王,在当时也算是个奇迹了!不过,他的继承人就没有这样的认识了,而且早把老爹的语录扔在了脑后,败亡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持续领导力的DNA:有三件大事,事关王朝持续的关键

隋炀帝也打过天下,难道不知道这样的浅显道理?但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性格,因此也就难以做到位!有些人做到了,成了一代明君,建立了一代强势王朝;很多称帝的人都希望持续,但不知道如何持续,甚至认为只要控制臣子不造反或者完全听命于自己就可以持续了。隋文帝杨坚大概就是这样一个王朝统治者,从个人的作风方面,杨坚称得上一个好皇帝,勤劳思政,经常在批公文的地方用餐,而且任用了一些有才能的大臣,但是从领导力来讲,他可以说是一个很差的皇帝,由于猜忌之心太重,又不会运用比较合适的管理方式,结果就是大批有才能且忠诚的臣子被冤死,以致最后为甜言蜜语的杨广迷惑而将江山交给了一个败家子!

这个杨坚在没有称帝之前,人缘还是蛮好的,不少人愿意辅助他、帮助他,甚至愿意替他卖命。当然,另一方面是南朝的陈朝实在是太不像话了,陈后主这样的,已经没有了帝王的影子。杨坚在当时是一个很有抱负、也有一定能力的人,一旦称帝,他的心态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与老同学、也是老部下元谐的关系变化就是典型:

元谐是汉化鲜卑人,出身原北魏皇族,家世贵盛,与杨坚同岁而且是国子监的同学,后来二人都从军,且都立下赫赫战功,惺惺相惜。对于杨坚的快速上升,元谐不仅没有嫉妒,反而对于杨坚的志气和才能很是佩服。当杨坚成为北周大丞相的时候,元谐则成为杨坚的最亲密、最值得信赖的追随者。

元谐是个野心不小的人,但却是一个甘当绿叶的人,他看出了杨坚不甘人下的心思,在一次私下的聚会中对杨坚说:“要做大事,必须有自己的亲信!你没有亲信,就像水中有一堵墙,很危险呀!”

这些话对杨坚称帝和统治都发生了难以替代的作用!登基称帝后不久,在一次与众多亲信大臣的聚会中,杨坚若有所思地微笑着对元谐讲:

“没有亲信,看来还真的很难成大事呀!”

元谐听了,欢喜且忧,欢喜的是这明显是说元谐的功劳,忧的是他知道杨坚是个猜疑心极重的人,这句话也是提醒他的!

不过,元谐尽管了解杨坚的为人风格,但还自以为是开国功臣加同学,杨坚怎么说也得买账吧,于是,在不少场合,有意无意地担当起谏臣的角色。他觉得他说这些问题是对杨坚负责,而且也只有他才敢对杨坚说些忤逆旨意的话。

一次,杨坚兴高采烈地登上大兴宫的南门—广阳门,大宴南征将士,元谐也在其中,他借机向皇上进言说:

“陛下大获全胜,可喜可贺,如今威望远播、恩德隆重,恳请陛下将战俘突厥可汗封为侯王、陈后主叔宝为令史,以便让天下感受到陛下的仁慈胸怀!”

尽管这话是私下场合说的,但是杨坚立即怒形于色,说:

“我平定陈国,把他从位子上拉下来,也杀了一些叛民,并不是为了扬威,是为了老百姓!今天,让他在我朝做官,老百姓会赞同我吗?突厥人更是狡诈多变,怎么能放虎归山呢?你的这些主意太书生气!”

元谐默然而退!

从此,隋文帝就对元谐有了看法,而元谐的仇家趁机诬告说:“有一次,元谐、元滂兄弟去见杨坚,元谐悄悄地对元滂说:‘我才是这里的真正主人,殿上那个家伙,贼也!’”结果,元氏兄弟皆被处死,家产遭查抄!!人家兄弟之间真有悄悄话,别人是怎么知道的呢?!也是一个莫须有啊!

所以,有的人是真的不知道如何持续,只能是个短命的贼!有的对于帝师的教诲很清楚,但是有意或无意地不做或做不到,只能是个短命的王朝,只有少数人既深深地了解其中的微言大义,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身体力行,成就了长寿王朝的皇帝。从历史的进程看,短命王朝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持续王朝的数量,短命“贼”的数量更是多如牛毛!因此,能够成就长寿王朝的开国帝王或者中兴帝王都应该是其中的佼佼者!

那么,成就长寿王朝的帝王有没有与众不同的方式?从管理的角度看,笔者觉得,有三件大事是事关王朝持续的关键,关注到位了就是成功的帝王,不关注或者关注不够就是一个不成功的帝王,王朝有可能出现崩溃,导致无组织力量和外力的侵蚀。

哪三件事?

社会丰裕、利益平衡、权力安全。

这应该是事关王朝持续的最基本的事情,优秀的领导者和帝王应该记住并尽可能地做到这些最基本的事情。

我见过许多企业家喜欢阅读皇帝传记,甚至沉迷于帝王权术之中,有着难以释怀的皇帝情结(这大概也是不少中国男人都有的情结吧),但是往往忽视了那些成功帝王在构建持续王朝时候的意志、智慧和能力。比如我曾经认识的一位企业家,非常喜欢阅读皇帝传记和看皇帝电视剧,在一次与我的谈话中,他对我大谈谁是他的纪晓岚、谁是他的和等等。我一看此人已经“走火入魔”了,就说了一句:“要是你的纪晓岚跑了怎么办呢?”

他哑然!

如果真的有皇帝情结,千万别忘了优秀帝王的真正智慧是什么!他们的管理核心是什么!他们最关注什么!

领导力的本质在于平衡,尤其是利益的平衡。合理的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是考验领导力强弱的试金石。在历史上,即使你是一个胜者,甚至是一个强大的胜者,也要注意各方利益的平衡,身边的人以及与你合作的人,还有天下苍生,都觉得你照顾了他们的利益和情绪。

项羽,对于手下的兄弟不可谓不照顾,拿下秦都咸阳后,也让自己辛苦了很长时间的手下兄弟尽情玩乐并给予了分封,但为什么会与刘邦的分封效果差距那么大呢?原来,项羽分封的多是跟随自己多年、感情也比较深厚的官二代们,而平民出身的将军,如韩信等,基本上没有太多机会,而且项羽对于秦朝皇帝及皇族的残酷处置也让其他势力毛骨悚然,似乎看到了又一个暴君的出现,像张良、韩信这样的人哪敢陪着项羽这样的英雄玩啊:不知道哪天自己的头就掉了。

项羽,让身边的人与合作者都感到没有什么安全感,似乎他一怒就可冲天。在《王的盛宴》电影中,刘邦面对手下群臣对项羽这个人有个比较有意思的点评:

项羽败就败在只只知道自己的欲望,不了解别人的想法!

就从这句话,刘邦就是一个当领袖的料!

本文作者:乐创商学啊(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0770792382202371/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隋文帝   论语   孔子   子贡   刘义隆   南北朝   汉朝   北魏   赵匡胤   周公旦   陈后主   王充   刘邦   孔庙   北周   关羽   隋炀帝   雍正   项羽   张飞   晋朝   宋武帝   晋恭帝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