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的三大原因

网络整理 2019-05-10 最新信息
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的三大原因

项羽在鸿门为什么没有杀刘邦?众说纷纭,有说项羽糊涂的,有说刘邦会忽悠的,甚至有说樊哙吃猪蹄膀把项羽镇住了的,要我说项羽不杀刘邦的根本原因有三个:

首先,就当时的形势而言,项羽不必杀刘邦。

很多史料及研究资料上都把鸿门宴看作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但实际上,项羽并没有打算宴请刘邦。

在反秦斗争中,各大势力结成了同盟,相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刘邦于公元前206年10月率军先于项羽入关破咸阳,他为了“待诸侯至而定约束”,退驻霸上,但又怕失去关中,于是派兵守关,“勿内诸侯”。11月,项羽率军西来,闻讯震怒,屯军新丰鸿门,扬言马上要同刘邦开战,“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其谋臣范增也说:“急击勿失!”而项羽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口气,是因为当时两军力量悬殊。《鸿门宴》中记载:“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在这样的一种军事力量对比下,项羽想杀刘邦,正大光明地率兵攻打就已胜算在握了,还用得着在鸿门宴上设计暗杀,留下骂名吗?

之所以有鸿门一宴,起因在刘邦。项伯估计刘邦必败无疑,特夜告张良,结果晓于刘邦。刘邦深知自己的士卒不足以抵挡项王一击,为避被杀,在张良的安排和项伯的百般叮咛下,第二天亲至项羽军营谢罪,于是项羽留其饮酒,这样才成就了鸿门一宴。可以说这是一场突然的宴会,不仅项羽没有准备,范增也没有准备,所以才导致范增中途找人杀刘邦。而项羽之前没有任何准备,当然此时也就没有杀刘邦之念了。

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的三大原因

其次,就项羽的品性而言,项羽也不会杀刘邦。

项羽出身贵族,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贵族的骄纵之气,对实力低于自己的对手,自然是不放在眼里的。这一点从《鸿门宴》中的座次安排即可看出。

出身贵族的项羽,除了自高自大外,还喜欢什么事都讲究规矩、风度。项羽最初得知刘邦“欲王关中”时大怒,决意要“击破沛公军”,然而当刘邦率百余人登门谢罪之时,他不仅说出告密之人,还留沛公“与饮”。原因就是刘邦已经俯首认罪,并宣称:“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刘邦把自己摆在低位,项羽想必很受用,这时候杀刘邦,岂不是有损自己的大将风度?

其实,项羽的这种大将风度,说到底是一种战将风度,什么事都喜欢正大光明一决雌雄。在项羽看来,“拔襄城皆坑之”“坑秦降卒二十余万”(《项羽本纪》载)和“所过无不残灭”(《高祖本纪》载)是战将的本色和成绩,谈不上残忍或不忍。而对仅率百余骑来谢罪的刘邦,在樽俎之间而非战阵之间,此时出手杀人,则未免太失战将的身份,太丢战将的面子了。项羽理想中的情景正是他在广武间所说的:“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明枪实剑,单打独斗,才像个战将的样子。这一点从项羽对樊哙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从某种意义上说,项羽对樊哙的认可应是一种英雄间惺惺相惜的情感。

最后,就双方阵营的谋臣将士而言,项羽不能杀刘邦。

《鸿门宴》一文说得清清楚楚,范增一心想杀刘邦,不仅煽风点火,而且付诸行动。而项羽对刘邦是有怒气的,并且也有称王天下的野心。因此,即使他不会杀刘邦,但范增若为他除掉刘邦,估计他也不会存有异议。

不过,刘邦阵营有张良这等谋士,不仅忠心耿耿,而且了解项羽性格,既有谢罪之计,又能很好地安排刘邦出逃;更有樊哙闯帐救主,护主回营。所以,刘邦能逃脱不能不说是己方将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的三大原因

刘邦脱身,不仅己方出力,连项羽阵营的人也出手相助。先有项伯“夜驰之沛公军”,将项羽第二日攻打之事告知;又叮嘱刘邦前来谢罪并在回营后劝项羽从大局出发,“因善遇之”。后又有陈平出召沛公,不仅时间长,而且一直到宴会结束也未见其踪迹,能不令人怀疑吗?

由此可见,项羽欲杀刘邦也不是一场鸿门宴就能解决的。

学者蔡伟曾这样评价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如果说刘备释刘璋为仁释、关羽释曹操为义释、孔明释孟获为智释,那么,项羽之释刘邦不但总其所有,更添一条——勇释。”鸿门一宴是楚汉争霸的序幕,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还是要佩服项羽的勇气,还是要向这位历史的战将致敬!

本文作者:振史东王(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898786229511834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刘邦   项羽   鸿门宴   樊哙   范增   张良   项伯   关羽   曹操   孟获   刘璋   楚汉战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