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城市化大潮中,当真安放不下一方矮矮的坟墓?

网络整理 2019-05-09 最新信息


人类历史上几次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从狩猎到游牧,再到农耕,不管是出于对更好生活方式的向往,还是源于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支撑人类种群的是顽强与韧性,以及对生命的虔诚和敬畏。城市化进程,更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之举。但是,进入资源更加集中、人口更加密集的城市化时代之后,一个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矛盾愈发凸显出来:为了给“生”争取更大的空间,是否应该让死亡更加逼仄?

城市化大潮中,当真安放不下一方矮矮的坟墓?


1985年.中国政府开始强力推行火葬。其后30多年的时间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步步推进,一些地方政府提出,火葬之后需要的一尺见方的公墓仍然给土地资源造成压力。可以公开的理由是,人类世世代代繁衍,对墓地的需求也是无穷无尽,有限的土地无法持续满足人们“入土为安”的需求。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鼓励公民选择“生态葬”,即将骨灰放入地下可降解装置,不仅不保留遗体,也不保留骨灰;或者通过对骨灰进行高温处理,制作成体积更小的晶石,供亲人如纪念品一样的保存。

面对生者对空间的欲求,亡灵是否必须做出这样的让步?遵从传统的习俗生养死葬的结果,是否必定会导致有一天所有的土地都沦为墓地,让生者无立足之地?我们引以为豪的城市化进程,是否一定要以逝去的先人”毁尸灭迹“为代价?所谓的“生态葬”到底是更先进的文明思想,还是一种将人极端物化的价值观?

城市化大潮中,当真安放不下一方矮矮的坟墓?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人们对于死亡的思考不算太多。《论语》中季路问孔子有关死亡是怎么回事时,孔子答的那句“未知生,焉知死?”代表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想法:尚未窥见“生”的全貌,何必自寻烦恼地去探究死亡的意义。

尽管如此,中华文明对于死亡也有另外一面:生者从死亡中反思生命的价值。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极为明确的表达出这样一层含义,既:人“生”时所为的一切,同时也是在为其“身后”的评价而做的努力。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死亡不仅仅是某个生命的消失,死亡的形式、意义同时也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最后、甚至是最重要的展示,对生者可以起到示范作用,让生者以此为鉴,规范自己的言行,明确自己的追求。

现代人认为,人生需要仪式感。婚礼的仪式感可以让人感知到婚姻神圣,孩童降生后的满月、百天、周岁等仪式是在传达人类对于新生命的珍视,传统节日时家族团聚掌灯放炮是表达亲缘血脉上的凝聚力。那么,作为生命最后的一刻,死亡的价值是什么呢?它的仪式感又如何体现呢?

生者给予死者的殡葬之礼,多是表达晚辈对故去长辈抚养之恩的感念,这种仪式本身就是孝道的一种体现;死者最后下葬之处,也是生者对于死者情感的最后寄托之所;墓志铭上的几行文字,代表的是生者给予逝者一生的评价。历史上一些名人为大义而死,即便尸骨无存,也要立一处衣冠冢,价值就在于此。三尺黄土,一块墓地,承载的不仅仅是一具遗骨或者一抔骨灰,更是人类最深的归属感,最后的精神寄托。

去年一部叫做《寻梦环游记》的电影,以动画片轻松幽默的方式,让一向避讳死亡的中国观众,正视了一次死亡的问题,同时也通过生者对死者的态度,引发出人们一系列对于家族、先人等亲缘关系的思考。

城市化大潮中,当真安放不下一方矮矮的坟墓?


电影对于“终极死亡”的定义是,如果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记得你,再没有人讲述你的事迹,你才是真正的“死去”。

世界各国的丧葬习俗千差万别,但人们通过对逝去的先人的纪念获得一种生命的归属感,逝去的人通过这样的纪念得以体现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可以说是一种超越了宗教、国家、民族,来自人性深处的诉求和价值观。

人类的历史,同时也是探寻“我从哪里来”的历史。对于全人类来说,通过对于家族根脉的认知,找到这种认同感与归属感,是人生幸福感的重要源泉。生者所追求的美好生活中,也必然包括在世间有一处承载着其对逝去先人情感寄托的所在。

现在国内有些地方提出的“生态葬”,几乎要把逝者从这个世界上抹的干干净净。他们的主要理由是,这样可以将人死之后的资源占用降到最低,尤其不要占用土地资源,符合目前城市化节约、环保的价值观。

从古至今,这片土地上掩埋了数以亿计的人口,但今天的我们也没有生活在坟地里。即便是今天,土地资源紧缺的现象也多集中在大城市中,农村依然存在大量不适合耕种的荒地,可以用以安葬逝者。

墓地并非要建在城市中,以上海为例,多数上海人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都会将墓地安置在江浙一带的农村,每年清明节上海人举家前往江浙扫墓已经构成了海派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墓地侵占土地资源占用耕地的说法,至少在今天看来并不是迫在眉睫。

至于百年之后如何,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有自己的一套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法则,一座墓地有人祭奠的周期,不过后面两三代人的有生之年,此后风沙掩埋、地质变迁,自是渺渺茫茫,归彼大荒。

现在有些人提倡的“生态葬”,对待逝者的态度如同对待一台报废的机器。这样的做法与其说是无神论,不如说是功利到极致的实用主义,赤裸裸的把人当作“物”来看待:有用则用,无用则弃。按照这样的理论,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只是体现在作为工人的价值,作为战士的价值,作为生产资料的价值。这个世界只有个别“伟大”的人才有资格在身后供人怀念,供人追思,芸芸众生在完成了生产任务后只配消失的干干净净。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其实,一个人还应该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才会知道为何有当下,才配称之为人!

本文作者:石雕与墓碑(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864358699866573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历史   春节家书   经济   文化   世界历史   论语   上海   农村   孔子   司马迁   清明节   环境保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