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中国当年这艘军舰意义堪比今日航母穿越西元三千后 但结局令人心痛|中国|鸦片战争|军舰_军事

网络整理 2017-02-14 最新信息

  港口的海面,船来船往,熙熙攘攘。突然,一艘崭新而巨大的军舰缓缓驶过,在众多小商船中显得极为瞩目,立刻引起了岸边人群的驻足观看。当得知这艘军舰是最新的国产军舰,并具备当时世界较为先进的技术水平,很多在现场的中国人甚至流下了骄傲和激动的泪水。这是1872年发生在上海的一幕。这艘叫做“海安”的崭新军舰采用木制结构,蒸汽机推进,体积巨大,排水量达2800吨,可载500余人,装有25门大炮,是名副其实的巨舰。当年,很多人对它抱有极大的希望,认为这艘军舰将会使中国从此走上海上强国之路。

  受刺激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中结出的硕果之一

  说起这艘军舰,首先要从第二次鸦片战争说起。1856年到1860年的那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场尤为充满耻辱的战争。英法联军凭借强大先进的蒸汽动力军舰,从海路呼啸而来,克广州、攻大沽、占天津,并在北京烧杀抢掠。而清军水师风帆动力的小船则毫无存在感。在连续的惨败中,有识爱国之士第一次看到了先进军舰和近代化海军对于国防的重要意义,所以几乎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刻起,一批“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中国人就开始了国产近代军舰的探索。

  其中,湘军将领曾国藩尤为积极。他四处募集资金、网罗机械人才,并在1865年组织成功造出了中国第一艘机动轮船“黄鹄号”。这艘船的成功使“洋务派”看到了建造国产军舰的曙光。同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最大的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引进西方先进机器和技术,开始尝试制造真正的军用舰艇。应该说,在第一代中国精英人才的知耻后勇忘我贡献之下,最初的中国船舶工业有一个不错的开始,不久以后就有了一批明轮兵船下水投入使用。而1872年下水的“镇安”号(后改名“海安”)和其姊妹舰“驭远”,则是当时最大的两艘。

  据当年记载,该型舰长91.44米,宽12.8米,吃水6.1米,排水量2800吨、指示马力1800匹,航速12节。其共有四层舱面。下舱从前至后包括帆炼房、油漆房、木匠房、兵目房、火药房、炮弹钢壳房、淡水舱、轮机舱、大货舱、后火药房、后炮禅房等。第二层是客舱,前面设一间病房,然后是官房、客房。再上一层是炮舱,前端为锚链绞盘和厨房,后端是官员住房,中间的炮舱设22门40磅炮和1门80磅炮。最上层甲板上有驾驶台,配置有1门120磅炮、1门80磅炮,附载有1艘蒸汽动力小艇和8条救生艇。

  从当时看,这艘军舰吨位大、火力强、速度快,即便是放在20年后的北洋舰队中,其排水量也仅次于“镇远”和“定远”舰。按照当年世界海上霸主“大英帝国”海军对军舰的划分标准,可以划为二等主力巡洋舰之列。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拥有如此强大的国产军舰,就连李鸿章也颇为骄傲:“在国外为二等,在内地为巨擘。”

  曾是中国海军的门面,但命运令人唏嘘的

  “海安”号下水后,很快就划拨给南洋海军使用,主要用于巡逻和拱卫海防,有时还执行护送驻外公使出使外国的任务。据记载,1877年,清帝国驻日本公使何如璋曾乘坐“海安”号驶进了日本横滨港。当年的“大日本帝国”海军还仅仅只有几艘破烂的小木船,所以强大的“海安”号一进港口就在当地引起了巨大轰动,在横滨的华人华侨骄傲地打着灯笼前来迎接大清使者,日本人也对“海安”羡慕不已。这艘军舰曾给当时的清帝国赢得了面子。

  然而,这样风光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19世纪最后30年,恰逢世界海军巨大发展的时期,军舰设计建造技术突飞猛进。以1873年英国建成“蹂躏”号战列舰为代表,各大国纯蒸汽动力并布满装甲的新一代军舰纷纷入役,“海安”号迅速落伍。而且当年江南轮船厂初期的技术和管理还很不成熟,造船时诸多技术隐患令当时的国产军舰雪上加霜。1978年8月8月,仅仅服役6年的“海安”号就因海况过差,在回厂维护未果后被报废处理。而其姊妹舰“驭远”号的命运更是令人感到唏嘘。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驭远”等五舰奉命增援被法舰队封锁的台湾。增援途中,突然遭遇优势法国海军的截击。一番遭遇战后,三艘清舰逃脱,而“驭远”和另外一艘“澄庆”二舰由于个头大、跑不快,只得避入附近的石浦港。入夜,法国海军派杆雷艇潜入石浦港偷袭。“驭远”受到攻击后立即还击,两艘法国杆雷艇被击伤搁浅。但令人意外的是,次日天明,欲图救援杆雷艇的法国海军却发现“驭远”“澄庆”二舰竟然令人惊奇的已经沉没。原来,是两舰管带贪生怕死,向上编造是被法军鱼雷攻击的谎言后,自沉了军舰。这真是世界海军史上奇葩的一幕。

 法国人所画杆雷艇偷袭“驭远”号。

Tags:中国   鸦片战争   军舰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