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甘肃陇南:古老“乞巧”孕育脱贫新路|甘肃|麻纸|西和前线守卫2县

网络整理 2018-08-17 最新信息

  “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巧娘娘教我绣一针,一绣桃花满树红……”古老的歌谣传承着千百年来西汉水流域女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乞巧文化是起源并流传于甘肃陇南市西汉水流域的秦人遗风,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到七月初七晚上结束,历经七天八夜,姑娘们以虔诚的心、隆重的仪式,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和如愿配婚、幸福美满生活。

  “在西和、礼县,如果一个女孩子没有参加过乞巧,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缺少了一些东西,因为乞巧早已融入她们的血脉中,成为她们与生俱来的‘基因’。”西和乞巧文化国家级传承人张月兰说。

  如今,在地处秦巴山区的陇南市,古老的乞巧文化在脱贫攻坚进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近年来,西和县以举办“乞巧女儿节”为依托,把传统非遗技艺保护传承和脱贫攻坚、电子商务、劳务输转、生态文明等深度融合,通过加强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和生产性保护,全面助推精准扶贫融合发展。

  “巧媳妇”张芹是西和县长道镇大柳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近年来靠一双巧手做出的“绣品”,足不出户实现了致富,被众乡邻称为致富女能人。“一个人致富不算啥,我要带领更多的姐妹们靠自己的巧手脱贫。”2014年,张芹主动腾出自家的临街店面作为“大本营”,成立了长道镇大柳村“乞巧坊”刺绣协会,她把自己参加培训时学到的知识和自己多年的经验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大家。在张芹的努力下,目前刺绣协会已吸纳会员179人,其中贫困户30户,直接带动从业人员1300余人,销售刺绣产品近20万件,创收达3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为了弘扬乞巧民俗文化,带动广大妇女实现就地就业、就地增收,西和县建立了乞巧文化产品“农户+协会+企业+电商”的新模式,并成立西和县乞巧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乞巧坊”文化旅游产品电商旗舰店和全县100多家乞巧文化产品网店,开发了西和县乞巧电商平台和“淘西和”商城,推动乞巧文化产品的开发、宣传和销售。

  目前,西和县以刺绣女红为主,剪纸、书画为辅,策划研发了“乞巧坊”10大系列200多个产品,成立了42个村级乞巧刺绣协会。全县妇女电商创业者开办网店388家(淘宝平台冠级网店2家),微店365家,电商销售额达5284万元,乞巧文化产品沿着系列化、规模化、市场化模式发展。

  古老传说中的“巧娘娘”在西和县化身为一个个“电商夜校”、培训点,向广大妇女传授脱贫技艺。为加强对农村妇女技能培训工作,西和县从北京、苏州聘请了专业刺绣老师对具有手工刺绣基础的农村妇女进行技能业务知识讲解、现场示范指导,通过培训学习将进一步提升农村妇女手工刺绣技能,促进全县文化旅游产品网上销售。目前,已完成了5期1250人次的农村妇女刺绣暨电商培训。此外,西和县还着力打造“巧嫂”“巧妹”“巧汉子”劳务品牌,如今数万乞巧女儿走出大山,活跃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劳务市场,带动了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

  除了手工刺绣,手工麻纸成为西和县挖掘传承的重点文化产品。西高山乡朱刘河村以出产传统工艺制作的麻纸而闻名,2013年,借助网店营销,土麻纸“身价”也不断抬升,成了书画市场众相追捧的高档书画纸。

  胡凤钰是朱刘河村的众多纸匠之一,10来岁就跟随父亲“捞”纸,被认定为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和麻纸”的传承人。“我虽然不会上网,但是扶贫干部帮我开网店,能接到天南海北的订单,每年至少能挣20万元。” 胡凤钰告诉记者,随着西和麻纸入驻网店热销,朱刘河村许多手艺人重拾多年不用的家传绝技,开始造纸,村里有21户贫困户参加了麻纸技术培训,成为麻纸艺人。

  目前,西和手工麻纸作坊从2014年的30家,已发展到78家,年销售额达800余万元,其中网上销售额达300余万元,一刀麻纸(100张)最高销售额达5500元。

  “传承乞巧文化,是树立文化自觉,凝聚脱贫攻坚强大精神动力的实际举措。”陇南市委大大孙雪涛说,如今,广大妇女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巧嫂、巧妹”扎根城市、备受青睐,“妇女电商”创新创业、赢得赞誉,“扶贫车间”自力更生、展示慧巧,乞巧文化在发展致富产业、促进社会和谐等各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发明)

Tags:甘肃   麻纸   西和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